close
崔西
就在唯品會(NYSE:VIPS)在國內被披露做空的前一晚,和一個做二級市場投資的朋友還聊天,當時提到唯品會的估值時,他認為還是有些高,笑稱大傢都在等著唯品會被做空。
事實上,此前在投資市場上的做空唯品會的情緒已經非常嚴重,此前甚至有投資者給著名的做空機構渾水寫郵件,希望他們能夠“出手”調查唯品會財務數據。
不過渾水卻僅僅是在5月11日簡單表態,認為唯品會“不存在欺詐行為”,但商業模式長期難走遠,這讓當日唯品會股價下跌5.9%,但很快唯品會又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。
其實從唯品會股價攀至20美元開始,就不斷有投資者開始做空唯品會,但卻是屢戰屢敗,唯品會用靚麗的財報讓股價一路爬上最高38.46美元,市值接約20億美元。在各種美股論壇上,關於唯品會模式、財務數據總會有激烈的討論。
為什麼有那麼嚴重的做空情緒?高估值是一方面,另外一方面就是過於好看的財報。
對投資人來說,太差是一種擔憂,太好也是一種擔憂。
唯品會3個月來的股價走勢
做餐廳排油煙空過程還原
在唯品會IPO前夕,曾經在香港與對沖基金的朋友有談及唯品會模式,他當時說唯品會的模型,很重要一個特色是幫助供應商銷售存貨,如果賣不掉就退回,不會有庫存積壓的風險。
這對電商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,要知道曾經大擴張的凡客就吃瞭這方面的虧,花瞭接近一年的時間來清理庫存。理論上這應該是唯品會的優點,但卻也讓機構們不敢相信:如此好的模型為何那麼多電商公司都做不出來,隻有唯品會做出來瞭?
在各種質疑和爭論聲中,唯品會還是成功IPO瞭。
接下來,還是一個“不敢相信”的問題——唯品會的財報太好看瞭:每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都能接近或超過200%、用戶數量、訂單數量的增加也穩定每個季度超過150%以上,要知道有各種故異味處理事可以說的資本熱門奇虎360,在近4個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也隻能保持在60%左右。
盈利、高速成長,這在B2C模式中,即使是京東也很難做到。於是從去年地開始,在投行圈就不斷有消息傳出,稱唯品會的賬目有問題,可能存在數據造假。於是就回到文章開頭這一幕。
雖然渾水沒有出手,但位於悉尼的投資機構Greenwich卻率先發難,其質疑的重點是:唯品會財務數據存在誤導、銷售低端產品在國內並不奏效、高毛利率無法解釋、唯品會知名度並不高、用戶數和平均消費額不合理。
唯品會很快給出部分回應:營收迅速增長需要考慮用戶流量增長,以及業務中其他推動業務增長的因素,這些要素之所以取得增長,是由於唯品會繼續優化品牌和產品系列、提高瞭銷售活動的次數、以及提高瞭公司網站上可用SKU(庫存單位)的數量。
值得註意的是,Greenwich的報告是在上周五發出,不過直到本周二才在國內披露,加上德意志銀行當日下調唯品會評級為“持有”,引發當日唯品會股價大跌13%以上。
尾貨市油煙分離機場的分量
事實上在投資行業看來,這更像是空頭找到瞭一個做空的借口,但Greenwich報告本身並不具有致命的打擊力,甚至可以說在某些部分對中國並不瞭解。比如低端尾貨這一點,如果在天貓或者京東搜索服裝品類銷售排行,顯示在前兩頁的品牌均是幾乎很少聽過的二三線品牌,而凡客、當當紛紛搶占尾貨這一市場的舉動,足以證明尾貨市場在電商行業的分量。
而在當當、凡客、京東甚至天貓都做尾貨,是否會影響唯品會銷售上,優購COO張小軍曾經說過,唯品會全年7億美元的銷售額,在京東600億元、天貓過千億的規模中占比太小,在公司內部不會得到最高的重視和資源配置,而唯品會IPO後確實為自己設立瞭品牌的競爭門檻,當當、凡客自身業務都處於調整期間,在時間差上不具備競爭優勢。
有香港投行人士對唯品會做過調研,他表示“供貨商排隊見唯品會老板”的外界傳聞並不誇張,至少供貨商對唯品會的品牌很認可,唯品會的平均售罄率能夠達到50-60%。
而在用戶方面,雖然二三線城市有強烈的網購尾貨需求,但究竟有多少用戶知道唯品會?上述投行人士在二三線市場調研的效果並不理想。
投資上的預期油煙處理
在財務數據方面,上述投行人士認為收入流水問題並不大,有問題是收入確認方式。
比如一個商品成本是60,售價是100,簡單算40就是毛利,因此對多數采貨的電商來說,會把100元算做銷售收入,比如京東。但唯品會也是采取此種方式計算收入,而唯品會與京東模式並不一樣,唯品會並不承擔存貨風險,銷售不掉唯品會會退還給供貨商,簡單來說銷售收入應該記為40元,而不是100元。
不過目前唯品會並未做進一步的回應,主要原因是昨天高管都在從美國飛回國內的飛機上,他們已經與做空機構取得瞭聯系,飛去美國與投資者溝通。
但對於不少錯過唯品會的投資者而言,卻興奮的等著唯品會的投資機會。之前有個小段子是,唯品會股價大約10美元左右的時候,曾經找過復星國際尋求投資,復星國際的團隊做好瞭投資報告匯報給老板郭廣昌,但卻因為油煙處理DIY說瞭好幾遍郭廣昌都聽不明白模式而放棄,現在郭廣昌經常說,以後投資就需要尋找像唯品會這樣的股票。
另外一方面,這半年唯品會交易量穩步上漲,成交量與優酷土豆、奇虎360等保持一定水平。有媒體分析認為,今年3月紅杉資本開始減持唯品會、陳一舟也將所持唯品會股票清倉,因此得出投資者“大量撤出”結論。
文章開頭做二級市場投資的人士則認為,早期唯品會交易量小時股價高漲,確實存在機構托盤行為,但是到後期交易量放量穩步上漲,即使一些投資機構和投資人撤出,依然保持高交易量,實際上是美國投資者開始相信唯品會的故事,並且開始接受這樣一種模式。
至於股價走勢,這是一個非常難判斷的話題,在上個季度唯品會股價突破30美元左右時,唯品會CFO私下交流時曾坦言,他也沒想到唯品會股價能漲這麼高。而上述關註唯品會的二級市場投資人士則認為,25美元左右是其心裡的預期價位。
註:此為獨傢專欄稿件,轉載請註明出處@創事記 及本文鏈接(http://tech.sina.com.cn/i/csj/2013-05-30/10028394743.shtml)。歡迎更多投稿, 詳見《創事記》征文啟事。
828F63C7818014F1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